西柏坡,笔杆子与枪杆子共战斗 1947年3月,新华社撤离延安。根据中央决定,新华社人员一分为二,社长廖承志带领大部分人员东渡黄河,向太行山区转移。另一部分人员由副总编范长江率领,以“四大队”的番号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 次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态势,...
查看更多+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挥手告别了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司令部——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共产党进城了。临行前毛泽东多次以李自成进北京又退出的史实教育和警戒党内同志和身边的人,要求大家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要做李自成,并诙谐地称这次进北平为“进京...
查看更多+大家都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可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好多故事。 1941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
查看更多+朱德是陈云的老上级、老战友、老同事,他们都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付出了毕生的心血。1985年12月21日,陈云提笔挥毫,为朱德诞辰100周年(1986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00周年)题词:“雄风犹在,后人师表”,表达他对朱德的缅怀和景仰。“雄风犹在”是赞扬...
查看更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内容。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
查看更多+人民,是永远的江山; 群众,是永恒的考官。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青衿学子,背负行囊,黎明起身,踏着曙色,向前向前,一路走过南昌、瑞金...
查看更多+新华社雄安5月15日电(记者赵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4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调研。韩正来到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规划点,考察雄安新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进展;到千年秀林植树点,察看新区森林城市专项规划和植树造林进展情况;前往雄安新区启动区,了解启动...
查看更多+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西柏坡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对推进河北省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河北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柏坡红色文化是在特殊的革命时期、特...
查看更多+9月12日上午,中国雄安集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对集团9月至11月底开展的主题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传达了雄安新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并宣读了《中共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查看更多+红色文化蕴涵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包括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其中包含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精神和党的理想信念等都是对广大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对于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查看更多+70年前,生活在滹沱河畔的西柏坡乡亲,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1949年的春节。在爆竹声和炮火声中,他们目睹了一场历史性的辞旧迎新:告别战乱频仍、水深火热,“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在西柏坡这“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们党胜利告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意气风发...
查看更多+1949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傅作义所率的8个军、25个师全部开出城外,与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的官兵进行了交接。 北平城在这个简单而迅速的敬礼过程中获得新生。 和平解放使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再次回到了政治中心。从北平到北京,一字之差,千差万别。在它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
查看更多+毛主席的一生,是光辉伟大、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那些对毛主席大不敬、不服气、多有诋毁的所谓公知大V、知识分子、黑心文人们,你们可以拿其他历史人物和毛主席比一比,或者不说别的,就说自己每一个人生的阶段的作为,再看看毛主席的一生,就足以自叹不如:毛主席17岁才上高、19岁进...
查看更多+